翻看以前的信,看到朋友写给我一些关于感情的问题,当时没能及时回,现在回好像也不太好,就在这里写吧,看到的自然明白。。。
我不知道究竟什么是感情,在我看来,缘分等等完全是可以弄虚作假的,所以感情就是一种需要和被需要,是一种理性的东西。当然这对于被喜欢容易解释一点,喜欢的话就难一点。
为什么要喜欢,肯定是内心的想法,喜欢什么,有的很容易理解,帅,钱……,有的难一点,气质,才华……有的再难一点,比如被呵护的感觉……但是肯定是有点什么的,即使是缺点,如同“漠不关心的态度”、“被骂被责怪”,就是酷,当然,喜欢这样的人本身我觉得有问题。
想清楚这些,然后在对照,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这样的特质,如果换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但是具备这种特质自己是不是也喜欢?就可以用排除法得出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了。。。
那么,也可以通过适当的交流和了解去明白对方吧。。。
如果以上都不是,会不会让人觉得别有所图?有点危险?反正我是这样想的。。。
这是很单纯的理性分析了,真正能这样的人,不是疯了,就是成为传说。。。
最简单的试图抵挡或融入感情的方法,接触她,接受她,不要有任何怀疑和恐惧,即使失败了几次,又有何妨呢,人都是这样成长的,所谓情场浪子最初也是一个怀着懵懂和真诚的纯情少年罢了,不过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这样罢了。我的宗旨是:不主动招惹别人,但是要有能力看穿把戏。。。
2007年3月23日星期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他的所有能力中的任何一项,都应该是属于在全体人群中的98%的序列,可是也必然有某一种能力在2%之中,所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中能力,并且强化它,当然,这是想成功的做法。执着的坚持的痛苦所带来的必然是回报,如果没有设想过回报的快乐,那么这坚持就毫无意义。
2007年3月18日星期日
回首
那次答应hexe要写一写自己,回忆过去不见得让我欣喜,所幸痛苦也不多,坚强地回忆。。。从小学到高中,其实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然而胶片都已经变质,只剩下几个小点倔强的要表现自己。
。。刚上小学的时候我很胖,并且一直延续到初二的暑假。三四年级那会,人还是很单纯的,只觉得成绩好就行,因此也投入了比较多的时间去学习,成绩也还可以,可是其他的都很差。那时候很怕上体育课,因为胖,所以体育特别差,而且又是男女混合,我记得我的学号是11或是12,和另一个女生跑,每次都是落后一大截,很伤心。。。
不过还是很希望自己能够依靠自己的。去打游戏机,经常被小流氓敲诈,每次都是敲诈一块钱左右的币,我不希望通过父母解决这事,(因为他们不同意我玩游戏机。。。),于是就想办法,自己再去的时候主动和小流氓套套近乎,贡献1块钱的币。然而等到后来,我以为和他们成为朋友的时候,还是一样的结果。于是我就不再去那个游戏厅了。。。(后来上了高中之后,曾经和另几个朋友想去那打他们,虽然见到了那几个人,但突然伤感上心头,也没动手)。
小学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五年级的时候在班级上经常被欺负,有一次实在忍不了了,就去班主任那告状,然而班主任(我还记得她的样子和姓名)却是一种不关心的态度,甚至是埋怨我没用。。。从那之后,成绩就不再是我关注的焦点,希望能在一个环境内获得控制权。虽然如此,我也不能容忍自己成绩很差,因此也还不错(此事说的轻描淡写,但其实对我的成长影响颇大)。
六年纪的暑假,玩游戏机,玩到眼睛流泪还做眼保健操继续玩,于是近视。。。
上到初中以后,可能是青春期的关系,性格逐渐变得狂妄,变得冲动,曾经有过一次,学校里铺设水管,挖了几米宽的壕沟,我想学飞越黄河一样骑车从上面飞过,结果。。。
初二的暑假,两个月的时间长了将近20公分的个头,一举奠定了现在的格局。人仿佛也变得自信起来。我想我不是喜欢做那种纯粹的某种方面的强者的,而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全方位的完人。因为成绩,可能老师对我还算不错,因为玩,可能同学对我还算不错。一度还曾当过班长,后来因为玩游戏机,又被撤了。。。
初中的回忆不多。
高中的也不很多。
高中的每个周末都和另三个人,共三男一女,同学称“四人帮”,去打牌,从无间隙,养成良好的计算能力和赌徒素质。。。
高三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具体就不说了,简单的讲就是因为学校的某些官僚制度使得我和学校门卫打架,差点被开除。。。直接影响到我对教师职业的看法。我曾经想过当老师,因为觉得把自己喜欢的,知道的东西教给别人很愉快。虽然后来做着这样的事情,但是无法回避对教师的恶感。不过很感谢我高中的班主任,我高一时,他刚大学毕业,一直带了三年,现在好像在金陵中学。尽管大家那时都犯了一些错,不过我还是觉得他不错,希望他也是这样认为我:)
然后就是大学。大一大二的时候,我是完全的不开窍,经常幻想做出一鸣惊人的建筑,也时常拿林樱勉励自己。大三开学去皖南,我不知道有什么直接的刺激,然而从那以后,我抽烟,喝酒,开始思考人生。其实所发生的影响远比这三个词包含的丰富,在那以后,我才觉得我是成人,并且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
大三大四大五,专业知识的提高是少的,关于建筑的认识和思考是多的,起码可以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建筑设计手法,并且什么是必须做的。
整个大学阶段,专业是跟着大家走的,思想是飞跃的。最重要的收获是,会动脑子,喜欢动脑子。。。
读研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本来单位都签好了,杭州某小公司。接到这里的通知,复试加面试,在北京待了一周,继而要待三年。。。对于在设计院读研,我就不多讲了,感觉和上班区别没有太大,只是额外要做一些稍具研究性质的工作。
在清华上的基础课,感觉清华的理论深度比东南深厚,或者说,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照本宣科。然而清华的学生素质不敢恭维,碰见的若干都是眼高于顶,肩不能扛,手不能提。。。
眼看就要到五月,人生走了三分之一应该有吧,聊记。
。。刚上小学的时候我很胖,并且一直延续到初二的暑假。三四年级那会,人还是很单纯的,只觉得成绩好就行,因此也投入了比较多的时间去学习,成绩也还可以,可是其他的都很差。那时候很怕上体育课,因为胖,所以体育特别差,而且又是男女混合,我记得我的学号是11或是12,和另一个女生跑,每次都是落后一大截,很伤心。。。
不过还是很希望自己能够依靠自己的。去打游戏机,经常被小流氓敲诈,每次都是敲诈一块钱左右的币,我不希望通过父母解决这事,(因为他们不同意我玩游戏机。。。),于是就想办法,自己再去的时候主动和小流氓套套近乎,贡献1块钱的币。然而等到后来,我以为和他们成为朋友的时候,还是一样的结果。于是我就不再去那个游戏厅了。。。(后来上了高中之后,曾经和另几个朋友想去那打他们,虽然见到了那几个人,但突然伤感上心头,也没动手)。
小学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五年级的时候在班级上经常被欺负,有一次实在忍不了了,就去班主任那告状,然而班主任(我还记得她的样子和姓名)却是一种不关心的态度,甚至是埋怨我没用。。。从那之后,成绩就不再是我关注的焦点,希望能在一个环境内获得控制权。虽然如此,我也不能容忍自己成绩很差,因此也还不错(此事说的轻描淡写,但其实对我的成长影响颇大)。
六年纪的暑假,玩游戏机,玩到眼睛流泪还做眼保健操继续玩,于是近视。。。
上到初中以后,可能是青春期的关系,性格逐渐变得狂妄,变得冲动,曾经有过一次,学校里铺设水管,挖了几米宽的壕沟,我想学飞越黄河一样骑车从上面飞过,结果。。。
初二的暑假,两个月的时间长了将近20公分的个头,一举奠定了现在的格局。人仿佛也变得自信起来。我想我不是喜欢做那种纯粹的某种方面的强者的,而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全方位的完人。因为成绩,可能老师对我还算不错,因为玩,可能同学对我还算不错。一度还曾当过班长,后来因为玩游戏机,又被撤了。。。
初中的回忆不多。
高中的也不很多。
高中的每个周末都和另三个人,共三男一女,同学称“四人帮”,去打牌,从无间隙,养成良好的计算能力和赌徒素质。。。
高三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具体就不说了,简单的讲就是因为学校的某些官僚制度使得我和学校门卫打架,差点被开除。。。直接影响到我对教师职业的看法。我曾经想过当老师,因为觉得把自己喜欢的,知道的东西教给别人很愉快。虽然后来做着这样的事情,但是无法回避对教师的恶感。不过很感谢我高中的班主任,我高一时,他刚大学毕业,一直带了三年,现在好像在金陵中学。尽管大家那时都犯了一些错,不过我还是觉得他不错,希望他也是这样认为我:)
然后就是大学。大一大二的时候,我是完全的不开窍,经常幻想做出一鸣惊人的建筑,也时常拿林樱勉励自己。大三开学去皖南,我不知道有什么直接的刺激,然而从那以后,我抽烟,喝酒,开始思考人生。其实所发生的影响远比这三个词包含的丰富,在那以后,我才觉得我是成人,并且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
大三大四大五,专业知识的提高是少的,关于建筑的认识和思考是多的,起码可以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建筑设计手法,并且什么是必须做的。
整个大学阶段,专业是跟着大家走的,思想是飞跃的。最重要的收获是,会动脑子,喜欢动脑子。。。
读研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本来单位都签好了,杭州某小公司。接到这里的通知,复试加面试,在北京待了一周,继而要待三年。。。对于在设计院读研,我就不多讲了,感觉和上班区别没有太大,只是额外要做一些稍具研究性质的工作。
在清华上的基础课,感觉清华的理论深度比东南深厚,或者说,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照本宣科。然而清华的学生素质不敢恭维,碰见的若干都是眼高于顶,肩不能扛,手不能提。。。
眼看就要到五月,人生走了三分之一应该有吧,聊记。
2007年3月15日星期四
2007年3月14日星期三
2007年3月13日星期二
关于汉宝德的一点想法
今天看了一本汉宝德的书,顺便写点关于他的感想。。。
汉宝德,台湾的一个老建筑师了,年纪颇大,当过东海大学建筑系的主任,现在好像开了一个“汉光?”事务所(叫光汉多好。。。)。
第一次接触他是大三的时候朱光亚的中国建筑史布置的作业——读《大乘-我的建筑观》,当时写的那篇文章现在看来问题还是很多,但也是我第一次对建筑进行比较深入思考。汉宝德的这篇文章也启迪了我很多。觉得他是一个不单纯的建筑师,勇于并善于表达对建筑思考的哲学家。
后来就比较关注他,他的书基本上也买的比较多,很多如同《透视建筑》这类虽然近似于游记,但相比很多其他游记式的文章,思考性多了很多,让人看了觉得物有所值。而且这种思考性也不像陈志华的游记那样更喜欢阐明道理,多了很多虽未经验证但很灵光一现的东西。
促使我写对他感想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中国建筑文化》这本书,从某种角度讲,我觉得他比梁、刘等对中国传统建筑考虑的更多,而不是考据癖。。。梁、刘的书严谨、翔实是绝对称的上的,但是说创新和突破就稍显不足。而汉宝德的书中自己也承认有很多只是自己的想法,并无佐证,但仍能说明如此之想的道理,我想这应该也是契合“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观的。。。
在设计院的读研经历让我感觉其实很多课题,接下来的时候有点言过其实,做起来就更加力不从心了。。。如果是这样,还不如自己多思考多发展。我的导师喜欢让我凡事讲证据,言必称数据,这没什么不好,但是,即使把握了现在的所有并复制,进步也就体现在多学科的排列组合所形成的一个个看似创新实则为堆砌的课题了。。。
所以,胆大和怀疑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会是我的主题,即使因为不了解而显得无道理,得到的也比失去的多。
顺便说说汉宝德说为什么中国的石建筑没有兴盛起来(为什么是木建筑)。因为这个问题以前我也写过文章,所以比较感兴趣。
1、风水上:中国建筑古称土木,土属中,木属东,有安正平祥的意味。而石属金,颇有兵戈肃杀之意,不吉利。
2、思想上:中国人不重视建筑本身而更注重仪式,即建筑所能发挥的作用。有即可,好用既可,不必为此本省过多考虑。
3、艺术上:中国自六朝后的审美观趋于“气韵生动”,以当时的建筑技术想让石建筑实现飞檐这种生动的结构不太可能。
为什么传统建筑格局留存很少?
1、木结构本身的材料年限。
2、中国没有长子继承制,分家后再好的格局东拼西补也就不成样子了。官式建筑很多由于政治原因也没能留存。
我再补充一点
中国自元以后木材料匮乏,故宫的修建很多已经是拼木?(就是没有完整的一根大木头,需要若干拼起来构建,有个术语忘了,如门钉等),而且也出现了不对称的架式。记得好像某本书中提过重修故宫时的木头都是四川运过来的,京畿周边看来是困难了。。。
去年五一去故宫看见都在大修,几个偏殿还落架了,崭新的漆明晃晃的,不知道是啥滋味。。。
2007年3月11日星期日
终于弄完了太阳能竞赛的东西
奋战到刚才,终于弄完了太阳能竞赛的作品并上传了,稍微休息以下准备写论文。。。
两点感想:
1、规定的上传时间是12号的0点,我是11号的23点55分开始准备开始上传的,还输错了两次密码,当时心里急啊。。。要是有人网络不好岂不是很惨?
2、其实要说时间是很充裕的,绝对不至于搞成这种情况。有人喜欢正常的按部就班的一切井井有条,有人喜欢张弛有度。如果说好整以暇是我喜欢的状态的话,我是整的太整,暇的太暇,一定要注意克制。。。
3、自律是关键!再提醒自己一下。。。现在的一个同学说自律完全是一种自我对人性的压迫,完全是迫不得已的,虽然我行为上没能如此变态,但是心理上已经进入了如斯国度了。。。
改了一个错字,偶然发现竟然不是按当地时间计算的,听HEXE的,期待GOOGLE?
拭目以待。。。
两点感想:
1、规定的上传时间是12号的0点,我是11号的23点55分开始准备开始上传的,还输错了两次密码,当时心里急啊。。。要是有人网络不好岂不是很惨?
2、其实要说时间是很充裕的,绝对不至于搞成这种情况。有人喜欢正常的按部就班的一切井井有条,有人喜欢张弛有度。如果说好整以暇是我喜欢的状态的话,我是整的太整,暇的太暇,一定要注意克制。。。
3、自律是关键!再提醒自己一下。。。现在的一个同学说自律完全是一种自我对人性的压迫,完全是迫不得已的,虽然我行为上没能如此变态,但是心理上已经进入了如斯国度了。。。
改了一个错字,偶然发现竟然不是按当地时间计算的,听HEXE的,期待GOOGLE?
拭目以待。。。
订阅:
博文 (Atom)